夯實基礎研究根基 譜寫“繁花碩果”未來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基礎研究是科技發展的最重要基石。沒有相對論,GPS系統就無法精確定位;沒有生物科學,物種改良將事倍功半……基礎研究是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必要條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海水稻等世界領先……我國科技實力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新發展階段,必須更加注重基礎研究,以科技創新突破發展瓶頸。
加強基礎研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任務,要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科研生態,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持續不斷做好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工作。
加大科技投入是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對基礎研究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有助于從源頭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有助于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培養世界級的領先人才。只有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才能給科技創新注入“強心劑”和“動力源”。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發展強大的基礎學科,需要一大批對基礎學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高校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搖籃,要著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引導廣大青年自覺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基礎研究人才評價過程中,應不斷改進基礎研究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A研究評價要實行分類評價、長周期評價,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使基礎研究人才評價機制真正發揮“指揮棒”的作用,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踏實認真地從事基礎研究工作。
加強基礎研究是事關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問題?;A研究著眼長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各界持之以恒抓,一步一個腳印走,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于宗華)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徐州“好人園”第十批塑像入園暨全市學雷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宋樂偉講話
要聞 / 時間:2023.03.03
-
單增海:致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要聞 / 時間:2023.03.03
-
在春天播下金種子
賈汪 / 時間:2023.03.02
-
銅山輝耀新時代雷鋒精神
銅山 / 時間:2023.03.02
-
“一定能育出畝產1000公斤的品種”
睢寧 / 時間: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