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碳普惠引領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2月25日,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指導的“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田成川發布首個《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這是我國高水平拓展“碳普惠合作網絡”的又一成果,標志著我國碳普惠機制逐步將夢想照進現實,為今后逐步穩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宣誓,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深謀遠慮的前瞻思維、敢于擔當的卓越品質,凸顯了中國的大國風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2015年,廣東省先行先試,率先發布碳普惠制實施方案和建設指南。隨后,成都、北京、武漢等多個城市相繼推出了政府主導的碳普惠平臺,如“碳惠天府”“北京碳普惠”“武漢碳寶包”等。2022年,安徽省碳普惠平臺正式啟動、中信銀行正式上線個人碳普惠平臺“中信碳賬戶”、菜鳥接入浙江碳普惠,市民綠色收寄可積累碳積分……碳普惠讓低碳行為變現,真正實現了“走路就能掙錢”的樸素理想。
目前大眾最熟知的支付寶螞蟻森林,就是碳普惠的一種形式。民眾通過掃碼支付,訂購電子門票,以步行、騎行、乘坐公交車代替駕車等低碳行為獲取綠色能量,通過收集綠色能量,公益種樹,積累個人“碳賬戶”。碳普惠就是為個人、家庭和小微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賦予價值而建立的激勵機制。在這里,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林戶、每個企業的點滴行動產生的碳匯合減排量,通過科學的核算和認證,都可以在碳市場中獲得價值。低碳權益、人人共享。碳普惠呼吁全民踐行節約減排,助力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中國科學院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總量的53%。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消費端碳減排成為低碳工作的重點。要逐步引導群眾自覺進行低碳行為,倡導生活耐用品的循環利用,購買節能家具、倡導網約拼車、踐行垃圾分類回收……讓低碳思維的觸角延伸到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讓生活的細碎靈動起來,逐步提高綠色積分的價值感,使群眾切身感受到低碳行為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形成全社會節約減排的生活新潮流,引領綠色低碳的生活新風尚。
碳普惠機制的落地實施離不開政府主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今后要加強碳普惠基礎設施建設,為碳普惠落地生根提供重要的管理支撐和技術支撐,加快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廣泛參與的多元碳普惠機制,在低碳行為科學核算和激勵機制方面下真功夫,規范商家參與行為,豐富碳普惠消費場景,避免碳普惠平臺成為“薅羊毛”的聚集地,從而偏離了政策的初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廣大民眾應當主動熟悉、自覺推動、積極實踐碳普惠,積累個人“碳賬戶”“碳賬本”“碳積分”,從而推動消費側的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何欣毅)
編輯:孟祥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為身邊群眾講述雷鋒精神
沛縣 / 時間:2023.03.07
-
攤煎餅攤出就業致富路
賈汪 / 時間:2023.03.07
-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要聞 / 時間:2023.03.07
-
以高質量發展實際行動為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要聞 / 時間:2023.03.07
-
沛縣經濟開發區 “抓早抓小抓苗頭”提升服務保障力
沛縣 / 時間: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