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江蘇徐州:牢記囑托挺起制造業發展“硬脊梁”
本報記者 王正喜
前言: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州視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為徐州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五年多來,總書記考察過的徐工、潘安湖、馬莊村和淮塔,有什么變化,發展得怎么樣?本報今起回訪總書記視察徐州的親歷者,重溫總書記殷殷囑托,展示徐州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績“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的奮斗足跡,激勵全市人民踔厲奮發,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徐州新實踐,努力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工集團考察時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江蘇徐州牢固樹立大抓產業、重抓制造業鮮明導向,重點打造“343”創新產業集群,挺起制造業發展“硬脊梁”。
深情回顧
習近平來到公司起重機底盤裝配車間,察看智能生產線,了解智能擰緊系統、數字化裝配工藝及新下線的全地面起重機成品的生產流程和技術要領,觀看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操作演示,聽取企業實施制造業服務化和大數據遠程服務的情況匯報,同現場工人親切交流。他還饒有興致地登上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的XCA220型全地面輪式起重機駕駛室,向技術人員詳細詢問技術創新細節和操作流程。
車間外的廣場上,公司生產的起重機械、壓實機械、鏟運機械、筑路機械、樁工機械等數十臺工程機械產品有序排列,山地挖掘機正在進行作業演示。習近平認真察看,詳細了解產品性能、用途等情況,希望企業不斷擴大技術優勢,擁有更大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更大效益。
隨后,習近平在廣場上親切看望了公司勞動模范、技術能手等職工代表。
重訪看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徐工集團,為徐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也極大地提振了全體徐工人的干事創業熱情。徐工集團堅守工程機械主業,大力拓展產業布局,帶動了全球4000多家上下游企業走出了一條“工程機械支柱性產業+十大戰略新興產業+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式創新發展的道路,打造了國內最齊全、最完備的工程機械綜合產業鏈。
2月27日,記者再次來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底盤裝配車間,這里已經提檔升級為數字化底盤裝配檢測生產線。車間內,22個工位上機械臂揮舞,正有條不紊進行生產。當年,徐工重型工藝技術部工藝師陳亮就是站在車橋裝配工位,向總書記介紹起重機車橋智能擰緊系統的。
如今,這條裝配智能產線通過數字化提升,目前數字化檢測率達90%以上,下線的產品合格率達100%。記者看到,每個工位上都裝有一塊電子大屏,實時顯示螺栓擰緊有關數據。產品下線后,相關檢測報告可以馬上查看,保證質量可追溯?!拔覀兊漠a能大幅提升,中大噸位底盤產品原來7日生產一臺,現在日產兩臺?!标惲琳f。
通過高質量推進“智改數轉”,徐工重型的5G全價值鏈智能工廠已建立4個數字化車間、10條智能產線,其中結構焊接智能線機器人焊達率達85%以上。公司先后獲評全國首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入選江蘇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智能制造工廠成熟度獲評四級等。最近5年多,徐工攻克近千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一批關鍵核心零部件,把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從1200噸提升到2600噸。
“親切的關懷,殷殷的囑托,堅定了徐工集團廣大干部職工錨定更高目標、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念。我們創新再創新,攀登再攀登,向著世界一流企業進發?!毙旃ぜ瘓F、徐工機械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說。
2月27日,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調試場,蔚藍的天空下,全新下線的全地面起重機XCA2600震撼亮相,將金黃色的鋼鐵巨臂伸向160米高空。
望著這個2600噸的“大塊頭”,該產品總體設計師、徐工重型全地面起重機研究所總體室主任李長青難掩興奮,“堅持自主創新研發,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徐工在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徐工正在以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努力把發展實體經濟的“看家本領”練得更強,全力打造 “百年老店”、世界一流企業。
奮進足跡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徐州聚力做大做強做優工程機械“1號產業”,重點打造“343”創新產業集群,挺起徐州現代化發展“硬脊梁”。
全市聚力做大做強做優工程機械“1號產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能源產業體系、提升新材料產業規模和能級,加快打造淮海經濟區數字經濟高地、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引領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基地和全國最大的消防應急裝備研發生產基地,促進精品鋼材、高端紡織、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三大特色創新產業加速提質增效,推動制造業發展提速、占比提高、效益提升,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穩步邁進。
2022年,全市“343”創新產業集群產值達5353億、同比增長8.3%(不含數字經濟),工程機械、綠色低碳能源產值過千億,分別達到1306億元、1222億元。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通過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驗收,成為世界級集群重點培育對象,安全應急產業入圍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成功舉辦2022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國際工程機械論壇、上海醫藥健康產業推介會、國防科工江蘇站徐州行等重要活動,擦亮了徐州產業底色,打響了徐州工業品牌。
編輯:李璐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為身邊群眾講述雷鋒精神
沛縣 / 時間:2023.03.07
-
攤煎餅攤出就業致富路
賈汪 / 時間:2023.03.07
-
以高質量發展實際行動為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要聞 / 時間:2023.03.07
-
沛縣經濟開發區 “抓早抓小抓苗頭”提升服務保障力
沛縣 / 時間:2023.03.06
-
好婆婆好媳婦同臺領獎
沛縣 / 時間: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