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ong id="gioim"><var id="gioim"><source id="gioim"></source></var></strong>
    2. <tr id="gioim"><nobr id="gioim"><ol id="gioim"></ol></nobr></tr>
      1. <tr id="gioim"></tr>

        • 學習新思想 護航新征程
        • 做文明徐州人 讓城市更美好
          當前位置:首頁 > 徐州新聞 > 彭城e評 > 正文

        以大投入帶動大產出 匯聚科技創新磅礴力量

        2023-02-28  來源:中國徐州網  編輯:孟祥
        2023-02-28  中國徐州網

        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介紹,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首次突破2.5%,基礎研究投入比重連續4年超過6%。不斷強化的科研投入和持之以恒的科研攻關,造就了舉世矚目的卓越成就,使科技成果與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深度融合,讓高端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拓創新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具有的歷史擔當。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久久為功。通過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健全市場機制,科技創新領域碩果累累,一大批具有原創性、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天問一號”探路火星、“嫦娥五號”九天攬月、“中國天眼”橫空出世、“5G”技術引領世界……在科技創新的探索征程中,中國人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科技創新大道,凝聚了勇毅無畏的“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了堅實的精神支撐和道路指引。

        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世界矚目成就,離不開持久的科研投入。根據國家統計局、《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提升到2.5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

        不斷躍升的科技實力彰顯我國在全球創新版圖的顯著影響力,我國在眾多關鍵核心領域已實現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跨越,我們不僅是國際準則的積極參與者,更是有益制定者和重要貢獻者??萍际堑谝簧a力,科技強則國家強。要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市場主體創新發展。要進一步加大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孵化基地建設,加大對各級研究中心、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等研發平臺的財政支持力度,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融合發展。

        持續投入的科研資金規模龐大,如何讓科研資金“用得好”“更好用”仍需做出更加完整、更加周到的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繁瑣、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管好、用好科研經費對于促進科技創新事業發展至關重要。20221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正式實施,在設立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減輕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規定。要加大科研資金監管力度,建立科研資金使用情況公開公示制度,讓“大手筆”的科研投入都充分使用在科研創新的“刀刃”上。

        千秋基業,其命維新。當前,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必須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充分釋放科技第一生產力的帶動作用,優化科研經費的使用渠道,激發重要新興學科和方向的靈感和創意,壓茬推進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不斷推動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何欣毅)

        編輯:孟祥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