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ong id="gioim"><var id="gioim"><source id="gioim"></source></var></strong>
    2. <tr id="gioim"><nobr id="gioim"><ol id="gioim"></ol></nobr></tr>
      1. <tr id="gioim"></tr>

        • 做文明徐州人 讓城市更美好
          當前位置:首頁 > 縣域新聞 > 鼓樓區 > 正文

        462名“身邊雷鋒”默默守護近8萬居民

        2023-03-06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編輯:王莉
        2023-03-06  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環城之光志愿者在義務打掃社區衛生。本報記者 周杰 攝

        本報記者 吳云

        3月2日下午,70歲的“環城之光”志愿者董翊老人來到鼓樓區環城街道,參加智慧鼓樓APP學習培訓,“學雷鋒也得與時俱進!學會這個軟件,我們幫群眾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就更方便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為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環城街道擁有98個老舊小區、118個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462名“環城之光”志愿者微光成炬,照亮街道的每個角落,提升了基層服務管理水平,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

        一個手電筒

        照亮居民心

        3月3日晚上7時30分,志愿者張愛群帶著手電筒跟著巡邏隊一起來到豐財小區,看到這里的路燈已經修好了4盞,道路亮堂了很多,終于放下心來。

        上周,張愛群巡邏到這里時,一位居民找到他,說小區太陽能路燈壞了,家里上中學的孩子每天早出晚歸都得摸黑,很不安全。張愛群立即反映到社區,社區又向街道申請,現在還有2盞燈的配件正在路上。

        張愛群是環城街道環城社區第三黨支部書記, 2018年年底街道組織“環城之光”義務巡邏隊,他第一批就報了名,一直堅持到現在。一件紅馬甲、一頂帽子、一個手電筒是他的全部裝備,每次巡邏要走遍社區5個小區、54個散片戶,一趟下來就是五六公里。

        “我們社區散片戶多,到處都是四通八達的一人巷,監控死角多。社區工作人員都是一個人頂幾個人用,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晚上社區工作人員下班了,我們巡邏隊就頂上,成為社區與居民溝通的橋梁。不管春夏秋冬,刮風、下雪都得堅持?!?張愛群說,巡邏5年,社區大部分居民都認識他、信任他,能為老百姓做點實事,他感覺很自豪。

        巡邏5年,志愿者們都把這支隊伍當成了自己的家。志愿者王云在金龍湖買了房子,每天還要回來跟著巡邏一圈。

        “我們轄區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不到十分之一,主要依靠自治、半自治、微自治等方式進行治理,巡邏隊發揮了很大作用,已經升級成了服務隊?!闭f起服務隊的功勞,環城街道綜合指揮中心主任任香如數家珍:通過巡邏震懾犯罪分子,增強居民安全感;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眾訴求;及時發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調解處理;巡查網格內特殊群體、重點人員,發現隱患主動上報。

        “每天晚上聽到巡邏隊的喇叭聲,心里都會覺得踏實、安全!”東華小區居民劉喜鳳打心眼里感激這群風雨無阻的志愿者。

        聚點點微光

        匯曜曜星河

        王場新村黨員志愿者馬振坤,2018年剛退休就加入了“環城之光”。他不僅晚上巡邏,早上還負責更換閱報欄的報紙,下午4時又要趕到幼兒園門口護學,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在他的影響下,幾位鄰居也報名參加了服務隊。如今,王場社區約70名志愿者分成了7個小組,每周輪值一次?!白鳛辄h員,我們時刻都要牢記使命、發光發熱!”老黨員李旋言辭懇切。

        一個人的光芒是微弱的,但聚點點微光,就能匯曜曜星河。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環城之光”志愿者服務隊由11個社區網格書記帶隊,專職網格員和兼職網格員共同參與,如今發展到了462人,分成40余個工作組,服務轄區近8萬居民。志愿者不僅負責晚間巡邏,平時還經常在社區宣傳國家方針政策,普及反詐知識、安全生產生活常識等,向居民解讀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和網格員職責。

        “‘環城之光’是在全國實行網格化新型社會治理方式的平臺上應運而生的一項社會治理新舉措、新辦法、新機制、新經驗,創新并完善了基層社會自治組織的基本形式,整合環城轄區內各種資源,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治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杯h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國永表示, “環城之光”已經成為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生動實踐,激勵著全社會形成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的共識。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和對居民需求的不斷挖掘,它將被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